【案例】广西猪场”点粪成金”:微生物魔法让粪污变身”液体黄金” ,一场改变养殖业格局的绿色革命正在壮乡大地悄然上演
在广西的一片青山绿水间,一座座现代化猪场拔地而起。然而,粪污处理问题却成了摆在养殖场面前的一道难题。传统的处理方式不仅成本高、效率低,还对环境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不过,如今广西的一些猪场却找到了破解之道,他们借助微生物的神奇力量,将粪污 “液体黄金”,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广西作为我国重要的生猪养殖基地,养猪业在当地农业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每年生猪养殖业的"黑色风暴" 在传统养殖模式下,一头生猪每天产生的粪污相当于10个成年人的排泄量。广西作为全国生猪养殖大省,每年产生的粪污总量超过3000万吨,相当于5个西湖的容量。这些未经处理的粪污如脱缰野马般四处蔓延,造成的土壤板结、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养殖业发展的"生态枷锁"。
面对日益严峻的粪污处理问题,一些猪场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来分解和转化有机物的技术,具有高效、环保、经济等优点。他们采用了一种创新的粪污处理模式,即“两个或两个以上储粪池交替发酵+微生物发酵剂”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核心在于利用微生物发酵剂的高效降解能力,将粪污中的有机物快速分解,同时通过储粪池的交替使用,实现粪污的连续处理。
具体来说,首先需要在猪场建设两个或多个储粪池。这些储粪池可以用大塑料桶埋入地下,以节约成本。当一个储粪池(如A池)装满粪污后,便关闭其入口,转而将新产生的粪污引入另一个储粪池(B池)进行处理。这样可以确保猪场的粪污处理工作不会中断,同时也避免了因储粪池满溢而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
在粪污处理过程中,微生物发酵剂的使用是关键。以“畜禽流体粪污快速发酵剂”为例,其使用方法如下:首先需要激活菌种,将20公斤清水(低温季节推荐使用温水)倒入塑料容器中,然后将“畜禽流体粪污快速发酵剂”溶解于水中,并加入200克以上的红糖,简单密封后静置24小时以上。激活后的菌液需要与清水以5-10倍的比例稀释,然后均匀洒入80-100立方米的粪便中。第三天再洒入一次,如果粪便较浓稠,则在第六天再进行一次喷洒。 经过这样的处理后,粪污需要进行发酵。根据发酵剂的使用说明,发酵时间需超过15天。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会大量繁殖,它们会分解粪污中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物质,同时还会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发酵完成后,粪污会变成无异味且不会烧根的液态有机肥。 这种液态有机肥富含大量有益微生物,如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杆菌等,这些微生物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和产量。同时,液态有机肥中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含量丰富,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
一些猪场在采用这种微生物处理技术后,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例如,位于广西玉林的一家中小型猪场,在使用该技术之前,每年需要花费数十万元用于粪污处理,而且处理效果并不理想,经常受到环保部门的处罚。在采用微生物处理技术后,他们不仅彻底解决了粪污污染问题,还将处理后的液态有机肥用于自家的种植基地,种植出来的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售价也比普通产品高出30%以上。此外,他们还将多余的液态有机肥出售给周边的农户,每年增加收入超过百万元。
除了经济效益,这种微生物处理技术还带来了显著的生态效益。通过对粪污的有效处理,猪场周边的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以前,猪场周边的河流、池塘经常被粪污污染,散发着刺鼻的气味,鱼虾大量死亡。现在,经过处理后的粪污不再对环境造成污染,河流变得清澈见底,鱼虾也重新回到了水中。同时,液态有机肥的使用减少了化肥的施用量,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保护了土壤和水源。
更多技术咨询与产品购买请联系我们专业的兽医技术员:黄永胜15278712428(微信同号)
- 上一篇:猪场常见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案 [2025-03-20]
- 下一篇:【视频】这个养猪场新进场仔猪,通过微生物和水将饲料发酵预消化,提高仔猪的营养吸收和利用率,效果显著,猪猪更好养! [202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