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全国各地肉猪、猪苗等参考报价及行情分析(2025年5月28日)
生猪观点
随着端午小长假的临近,本月国内生猪市场呈现出先跌后涨的走势。在本月中上旬,市场整体较为平稳,生猪价格以横盘为主,中大猪价格持续走弱,但标猪的认卖积极性并不高,报价维持在14.8元/公斤左右。然而,进入中下旬后,猪价整体重心下移,由于市场屠宰风险增加,养殖端开始降重出栏,散户、集团和二次育肥生猪的认卖意愿明显提升,导致猪价走势转弱,标猪报价跌至14.17元/公斤。但从上周末开始,国内生猪市场出现筑底反弹,市场基本面逐步改善。从理性角度来看,月末猪价可能会呈现易涨难跌的态势,价格重心有望回升至14.8元/公斤左右。 在本月下旬之前,生猪市场整体呈现“阴跌”态势。主要原因在于气温升高导致猪肉购销冷清,二次育肥对标准体重猪的承接能力不足,养殖端出栏难度较大,市场恐慌情绪较浓,多数养殖主体更倾向于落袋为安。 然而,随着猪价阶段性触底,生猪均价跌至2月中旬以来的新低,市场情绪开始改善。此前,北方多地的集团猪企控制了大猪的出栏量,市场看涨心态逐渐升温,阶段性底部支撑也逐步增强。 从供应端来看,临近月末,养殖端的出栏计划完成情况尚可。特别是集团猪企的日均出栏计划减少了2.03%,规模猪企的出栏压力逐步减轻。月底时,规模猪企的认卖意愿可能会减弱,挺价缩量的心态可能会增强,部分头部猪企可能会有拉涨的意愿,适重猪源的供应量可能会减少,市场供应过剩的压力明显减轻,这对猪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从需求端来看,市场承接能力可能会增强。在二次育肥方面,由于标猪价格走弱,此前北方多地标猪价格跌破7元/斤,这激发了部分二次育肥主体入场的积极性,二次育肥对标准体重猪的承接力度有所改善,部分猪源被调入二次育肥环节,这影响了屠宰企业收猪的节奏。在消费方面,由于月末临近,端午节即将到来,受节日因素的支撑,屠宰场在节前有备货的需求,开工率可能会小幅增加,对猪源的需求可能会有所提振。 综合来看,在供需博弈的背景下,短期内猪价重心可能会保持偏强态势。然而,节后随着需求的减弱以及气温的进一步升高,白条肉的购销可能会再次冷清,而供应趋势可能会增加,产销错配的压力依然存在,因此后市猪价仍面临进一步下降的压力。 综述: 今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14.52元/公斤,较前一日上涨0.09元/公斤,涨幅为0.51%,连续4天上涨,累计上涨0.16元/公斤,为近7天最高价。内三元生猪均价为14.36元/公斤,较前一日上涨0.01元/公斤;土杂猪均价为14.15元/公斤,较前一日上涨0.01元/公斤。 在供给端,养殖户惜售情绪增强,减少供应,推动价格上涨。集团猪企缩量挺价:集团猪企缩量拉涨,社会面猪场认卖心态减弱,零星地区存在一定二育现象,猪价存在支撑。生猪供应趋势宽松,基于母猪存栏影响10个月标猪供应,去年7-8月份母猪存栏逐月增加,2025年5-7月份标猪供应能力逐步提升。 在需求端,端午节前备货:端午节临近,下游市场备货需求逐步回升,主流屠企订单量增加,日均屠宰量持续增多,消费对于猪价有利好支撑。整体需求偏弱:尽管端午节前备货需求有所回升,但整体需求仍偏弱,上涨空间和时间可能有限。 预计在短期内,养殖端惜售、集团猪企缩量挺价、二育补栏意愿有所回升以及端午节前屠宰企业备货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猪价有维持偏强震荡的可能。但由于整体需求仍偏弱,上涨空间和时间可能有限。 用手机微信扫描上面二维码关注“广西助农公众号”,更多养殖报价信息等着您。
- 上一篇:【视频】高密度养鸭与鱼塘(水库)混合模式#养鸭小妙招#养鸭技术分享 [2025-05-28]
- 下一篇:【案例】发酵牧草喂鸭降本增效 [2025-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