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养蚕运用微生物技术不但可以降低蚕舍臭味,且提高蚕健康度,提高蚕茧的产量和质量#微生物养蚕
在广西连绵起伏的丘陵间,成片的桑园如绿色绸缎铺展至天际。广西依靠得天独厚的优势,桑蚕产业成为广西重要民生支柱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之一,为促进广西农业增效、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高密度养殖带来的病害频发、药物滥用、环境恶化等问题,曾是悬在这个百亿产业头顶的 "达摩克利斯之剑"。如今,一种名为 EM 原液活菌生产剂的微生物技术,正以 "以菌治菌" 的生态智慧,为广西桑蚕产业开辟出一条提质增效的新路径。
繁荣背后暗藏隐忧。养蚕属于高密度集中养殖模式,蚕室环境密闭、蚕群密度大,极易滋生脓病、软化病、僵病等病害。为控制病情,不少养殖户依赖化学药物,却陷入 "用药越多、抗性越强、病害越重" 的恶性循环。同时,大量蚕粪堆积导致的恶臭弥漫,不仅影响蚕农工作环境,更成为污染周边生态的隐患。如何在保证产量的同时提升品质,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守护生态,成为广西桑蚕产业升级的关键命题。
EM 活菌技术:微观世界里的生态调节器
破解困局的钥匙,藏在 EM 原液活菌生产剂这一微观生物制剂中。这种由酵母菌、芽孢杆菌、乳酸菌等复合益生菌组成的菌剂,每克含有的活菌总数超过 200 亿 cfu,这些看不见的 "小生命",正是调节养殖生态的 "隐形之手"。
与传统化学药物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的方式不同,EM 菌剂的核心逻辑是 "以菌治菌"。当这些有益微生物进入蚕的肠道和养殖环境后,会通过快速繁殖抢占生存空间,掠夺有害病菌的营养来源,同时分泌抗生素和抗病毒物质,构建起一道天然的生物屏障。广西多县养蚕合作社的实践表明,长期使用 EM 菌剂,蚕群肠道病害减少 60% 以上,药物使用量可降低 80%,从根本上解决了药残超标问题。
这种生态调节能力还体现在对养殖环境的改善上。蚕室中氨气、硫化氢等恶臭气体的主要来源,是蚕粪中有机物的腐败分解。EM 菌剂中的微生物能将这些有机物分解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实验数据显示,每 2 天用 100 倍 EM 菌液喷洒蚕床,可使蚕室臭味降低 90% 以上,即使在高密度养殖情况下,也能保持空气清新。
使用了EM菌的蚕各方面都比不使用的要好许多
从桑园到蚕室:全链条的技术应用密码
EM 菌剂的神奇功效,并非来自盲目使用,而是源于一套科学精准的应用体系。在广西忻城县的养蚕基地,技术员黄永胜展示了这套技术的操作细节:"激活环节是关键,必须用 35℃的温水溶解红糖和菌剂,密封在非金属容器中,25℃以上环境培养 24-48 小时,直到 pH 值降至 3.5 左右,此时每毫升菌液含有的活菌数可达 100-300 亿。"
针对不同生长阶段的蚕,技术方案也各有侧重。2-4 龄的幼蚕消化能力较弱,需将激活后的菌液按 1:50 的比例稀释,每天喷洒桑叶 1-2 次;到了 5 龄期,蚕的食量大增、生长加速,稀释比例调整为 1:25,喷洒次数增加到每天 2-3 次。"细雾喷洒很重要,要边喷边翻动桑叶,保证每片叶子都均匀沾附菌液。" 黄永胜强调,阴雨天需等桑叶稍干后再投喂,炎热天气则可直接将桑叶铺在蚕座上喷雾,通过水分调节蚕室湿度。
这套技术的精妙之处,在于构建了 "桑 - 蚕 - 菌" 的循环生态。在桑园管理中,新购桑苗用 1:200 的 EM 菌液蘸根,成活率可提高 30%;每隔 10-15 天按 1:150 比例喷洒桑园,能促进桑叶叶绿素合成,使叶片增厚 20%,粗蛋白含量提升 15%。夏砍或冬伐后,用 5 公斤 EM 菌液、2 公斤红糖与 500 公斤蚕粪堆沤,夏季 6 天、冬季 10 天即可制成优质有机肥,回施桑园后能显著提高土壤肥力。
效益倍增的生态答卷:从蚕农钱包到产业未来
在广西宜州市的养蚕大户韦秀兰看来,EM 菌剂带来的变化是 "看得见、摸得着" 的。"以前每批蚕都要备上五六种药,稍微疏忽就会发病,现在用了 EM 菌液,蚕宝宝吃得香、长得壮,基本不用打针吃药。" 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张蚕种使用 EM 菌剂的成本仅 0.5 元,但蚕茧产量能提高 20-30%,而且茧形大、色泽白、茧层厚,每公斤售价能高出 2-3 元,综合下来每批蚕可多赚 300 多元。
这样的效益提升在广西桑蚕主产区已成为普遍现象。数据显示,使用 EM 菌剂养蚕后,蚕的饲料转化率提高 15% 以上,生长期缩短 2-3 天,不仅节约了桑叶,更提高了养殖批次效率。对于一年可养 10 批蚕的广西来说,这意味着单个蚕农每年可增收 3000-5000 元。
从微观的益生菌到宏观的产业变革,EM 活菌技术正在重新定义桑蚕养殖的逻辑。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这种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技术方案,不仅让广西的桑园更绿、蚕茧更白,更让百万蚕农的钱袋子更鼓。当这些看不见的微生物持续发挥作用,广西桑蚕产业正向着 "高产、优质、生态、安全" 的目标稳步前行,书写着现代农业与生态保护和谐共生的新篇章。
广西助农公司技术员产品购买及技术咨询请联系 :刘工18176895589(微信同号)
- 上一篇:高温天,给牛支几招 “防暑秘籍” [2025-08-05]
- 下一篇:今日全国各地肉猪、猪苗等参考报价及行情分析(2025年8月5日) [2025-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