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广西瑶乡百弄生鲜超市试业啦,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土味十足安全放心亲民的生鲜食材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掠过南宁西乡塘区友爱路 149 号的院落,自助营养粥店飘出的玉米香与生鲜超市里红水河鱼的清冽气息交织在一起,社区自选食堂的蒸笼正升腾起袅袅白雾 ——广西助农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的三大业态正式试业,这场从中国长寿之乡大化瑶族自治县到南宁市民餐桌的 "饮食接力",正用生态、安全与惠民的承诺,改写着城市人的日常饮食故事。
直销生鲜超市:让 "长寿密码" 走进寻常百姓家
穿过自助营养粥店的暖香,直销生鲜超市的冷柜里,七百弄鸡还带着瑶乡的痕迹。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这些土鸡、阉鸡与鲜蛋藏着大化七百弄山区的生态密码:它们在喀斯特峰丛间半放养长大,啄食着发酵牧草与天然中草药,肉质里凝结着山野的紧实与鲜甜。试业首日,市民李阿姨捏着刚买的土鸡蛋,对着光看那浓稠的蛋清与饱满的蛋黄,"这蛋一看就不一样,跟小时候在乡下外婆家吃的一个味"。
超市的冷柜里,生态猪肉的标签藏着更细致的讲究:土猪的肥膘泛着玛瑙色的光泽,黑猪的瘦肉纹理如大理石般均匀,香猪与山猪则带着山林间的野性气息。这些猪群全程用发酵中草药保健,吃的是当地种植的牧草,生长周期比普通饲料猪长三分之一,却卖出了与农贸市场 "饲料猪" 相当的价格。"我们拒绝淘汰母猪,更不碰激素饲料," 超市负责人指着墙上的检测报告,"每天凌晨,实验室都会对所有肉蛋果蔬做药残检测,合格了才能上货架。"
货架上的红水河鱼还在水箱里摆尾,鳞片反射着灯光,像极了它们故乡水域的波光。这些从大化直运的河鱼,在无污染的红水河里自然生长,肉质细嫩得能在舌尖化开。旁边的蔬菜区,刚从大化菜园摘下的青菜还带着泥土,水珠顺着菠菜叶尖滚落,仿佛能听见瑶乡菜农清晨采摘时的脚步声。在这里,每样食材都是 "持证上岗"—— 药残检测报告就贴在对应货架上,数字背后是从育种、养殖到运输的全链条把控。
社区自选食堂:一口瑶乡味,温暖一座城
中午 11 点,社区自选食堂的取餐区已经排起了长队。瑶乡酸笋焖土猪肉的酸辣香、红水河鱼豆腐汤的清甜、玉米杂粮饭的醇厚,在空气中织成一张诱人的网。上班族小张端着餐盘,夹了一块七百弄鸡:"这鸡肉嚼起来有嚼劲,一点不柴,比外卖那种 ' 速成鸡 ' 香多了。"
食堂的后厨里,厨师长正用瑶乡古法烹制河鱼。他说:"红水河鱼最讲究 ' 本味 ',只用姜丝和紫苏提香,多放一点调料都是浪费。" 这些鱼凌晨从大化码头装船,中午就端上餐桌,活鲜的状态让鱼肉自带清甜。而切配台上的猪肉,肥瘦相间的纹理里藏着生态养殖的秘密 —— 它们吃着发酵饲料与中草药长大,胆固醇含量比普通猪肉低 15%,煸炒时出油少,香气却更浓郁。
在这里,"安全" 不是抽象的口号。墙角的电子屏实时滚动着当日检测数据:猪肉的抗生素残留为零,青菜的农药残留未检出,鸡蛋的激素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食堂经理笑着说:"我们的检测实验室比后厨还忙,每天凌晨 3 点就开始忙活,就是为了让大家早上吃到的第一口粥、中午夹的第一块肉,都带着实实在在的安心。"
傍晚时分,食堂成了社区的 "温情枢纽"。老人带着孙辈来打一份瑶乡酿豆腐,上班族打包几份河鲜带回家,外卖小哥的保温箱里塞满了五谷杂粮饭。"一荤一素一汤才 15 块,比自己买菜做饭还划算," 家住附近的王奶奶说,"这味道让我想起三十年前在大化乡下插队时,老乡家的灶台香。"
自助营养粥店:一碗热粥里的长寿智慧
清晨 7 点,自助营养粥店的木桌上,大米白粥与玉米粥正冒着热气。大化产的优质大米熬出的白粥,米油厚得能托起银勺,抿一口,绵滑中带着淡淡的米香;玉米粥则泛着金黄,颗粒饱满的玉米碴在舌尖释放着阳光的味道 —— 这正是大化人长寿的饮食密码,当地百岁老人的早餐桌上,总有这样一碗温热的粥。
配粥的小菜藏着瑶乡的巧思:酸笋炒土鸡蛋带着发酵的微酸,紫苏拌河虾裹着山野的清香,豆豉蒸南瓜透着阳光的甜糯。这些小菜用的都是超市直供的食材,土鸡蛋的蛋黄占比比普通鸡蛋高 20%,河虾则是红水河浅滩的野生品种,个头不大却鲜得跳脚。
试业期间,常有老人带着保温杯来打粥。"这玉米粥跟我在大化巴马旅游时喝的一个味," 张爷爷说,"喝下去胃里暖暖的,不像外面那些加了添加剂的粥,喝完总觉得口干。" 从清晨 7 点到午后 13 点,粥店的热气从未断过,像是一座连接瑶乡与城市的 "温暖驿站"。
一场双向奔赴的饮食革新
7 月 20 日正式开业的钟声即将敲响,这三大业态早已不是简单的 "卖菜做饭"。在大化的养殖基地,农户们正把刚出栏的七百弄鸡装上冷链车,这些鸡的销路从 "赶圩摆摊" 变成 "直供超市",收入提高了三成;在南宁的社区里,居民们的菜篮子从 "担心药残" 变成 "认准检测报告",餐桌安全感实实在在握在手里。
当七百弄的晨雾与南宁的炊烟在友爱路 149 号相遇,这场从瑶乡田间到城市餐桌的旅程,早已超越了商业的范畴。它是生态农产品的 "出道秀",是长寿饮食智慧的 "传声筒",更是城乡之间一次温暖的双向奔赴 —— 大化的土地用最本真的馈赠滋养城市,而城市的烟火气,正反过来照亮瑶乡的振兴之路。
暮色渐浓时,生鲜超市的冷柜还亮着暖黄的光,社区食堂的蒸笼里新添了瑶乡糯米糍粑,粥店的砂锅仍在咕嘟作响。这里的每一份食材、每一口热饭、每一碗暖粥,都在诉说着同一个故事:好的饮食,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而是从土地到人心的真诚连接。
技术咨询与产品购买请联系:刘工18176895589(微信同号)
- 上一篇:养牛圈都在传:这款母牛公牛多功能保健营养素让母牛公牛 “活力爆表” [2025-07-17]
- 下一篇:【视频】广西瑶乡百弄生鲜超市热火试业中!欢迎来选购新鲜食材,从田间到舌尖上的瑶乡美味 [2025-07-17]